賴床原因?如何克服賴床?
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,但是,每個人都有賴床的經驗,賴床的時間有長的也有短。
是什麼原因造成賴床呢?又該如何防止並克服賴床問題呢?
目錄
賴床原因
在說明賴床原因前,先認識睡眠的5個階段。
一個完整睡眠階段的時間約在90~100分鐘,一個晚上8小時的睡眠,多半會經過5次的睡眠階段:
入睡期、淺睡期、熟睡期、深層睡眠期以及快速動眼期。
醒來的時間如果剛好在淺層睡眠,最為清醒,通常不會賴床,因為大腦尚未進入深層睡眠的休息。
如果在大腦深眠的時段被叫醒,就很容易賴床,因為這個階段睡的正熟。
容易賴床的人,通常都是睡眠品質不穩定,導致在起床時,處於熟睡深眠的第3或第4階段,所以難清醒,容易賴床!
要避免賴床,必須要有好的睡眠品質,好好調整生理時鐘,休假日也不要睡太多回籠覺補眠。
睡得久並非睡得好,可以將睡眠區分出「量」與「質」。
普遍認為一天睡了8小時就應該睡飽,睡眠8小時的「量」足夠,問題就出在睡眠的「質」出了問題,睡眠品質差,睡得再久,醒來還是很疲憊。
延伸閱讀:失眠的原因?失眠的常見問題有哪些?
克服賴床問題?防止賴床的方法?
1. 規律睡眠,尤其是假日不要刻意補眠睡得晚
平時就該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,固定時間上床,固定時間醒來。
休假日別刻意睡得比較晚(若假日要補眠多睡,也別超過2個小時),避免導致規律的作息被打亂。
延伸閱讀:美容覺該怎麼睡?正確美容覺的時間是?
2. 睡午覺的時間別太長,以30分鐘為限
午覺時間睡久,會導致晚上睡不著,讓夜晚入睡時間延後。
相對的進入深層睡眠的時間也跟著延後,隔天該起床的時間可能還在熟睡期,便賴床爬不起來。
3. 容易賴床的人,鬧鐘間隔時間可以設定15分鐘
容易賴床的人肯定都有設定多個鬧鐘的習慣,一般人會把賴床鬧鐘設定為5分鐘,不過因為時間太過接近,幾乎都是一再的按掉繼續賴床。
建議設定賴床鬧鐘間隔為15分鐘,並在睡覺前提醒自己,第二個鬧鐘醒了就一定非爬起來不可。
現在的人多半是使用手機作為鬧鐘,睡前可以把手機放遠一點。
4. 醒來時先在床上簡單的伸展身體
醒來之後別急著起床,稍微翻身,扭扭腰,伸展一下身體,增加血液循環讓自己的身體也跟著醒來。
5. 控制臥室的溫度以及濕度
最理想的臥室溫度為24-28度,夏天冷氣要夠涼,可使用涼感床包輔助身體降溫更快入睡,冬天則建議使用暖氣。
天氣乾燥的冬天可以在床頭內放杯水,維持室內的濕度,醒來的時候喝杯水也能夠滋潤身體。
延伸閱讀:涼感床包推薦 | 涼感床包有用嗎?接觸涼感床單挑選”須知”
延伸閱讀:如何打造良好的睡眠環境?
6. 起床就打開窗簾曬點太陽
起床時曬太陽能促進褪黑激素的分泌。
延伸閱讀:了解更多健康睡眠知識
延伸閱讀:橘家獨立筒床墊系列 延伸閱讀:橘家獨立筒+乳膠床墊系列